素食≠清淡!“5大伤身陷阱” 油脂量直逼炸鸡

健康网 健康生活 2

素食≠清淡!“5大伤身陷阱” 油脂量直逼炸鸡-第1张图片-爱来健康

很多人以为素食更健康,但部分蔬菜是“天然吸油王”,有些加工素食脂肪含量高,都暗藏健康风险。

很多人选择吃素,为了减重、排毒,甚至觉得“素食比荤食健康”,但事实并非如此,在现代饮食环境,素食不等同于清淡,素食餐点常“披着健康外衣”,却暗藏油脂陷阱,有些看似无害,但可能比一份炸鸡餐还更油、伤身。

首先是“天然吸油王”,有些蔬菜的结构容易吸油,例如“茄子”,能吸走大量油,一盘200克炒茄子可吸掉30克油;“菇类”如香菇、杏鲍菇,像海绵一样,炒后不觉油腻,但油脂含量激增;“叶片类蔬菜”如娃娃菜,大叶面积容易挂油,一盘清炒可能含20克脂肪。

再来是“伪素食”,许多加工素食的脂肪含量高,例如“素肉、素鸡块”,用大量植物油与淀粉制作,油炸后脂肪含量直逼速食炸鸡;“炸豆皮、油豆腐”是豆制品经高温油炸,吸满油脂;“素香肠、素丸子”为了模仿肉的口感,常加入椰子油、棕榈油等饱和脂肪。

素食的“烹饪方式”也要注意,常见重口味素食,例如宫保素鸡丁、糖醋素排骨,炸过再淋糖醋汁,热量双倍,还有麻辣素火锅,汤底用大量辣油,豆皮、蔬菜全吸饱油。另外,素食也可能添加“过量植物油”,研究指出,过量植物油与饱和脂肪同样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。

最后是“植物油不一定健康”,仍须看“脂肪酸组成”与“烹调方式”,若使用橄榄油、芥花籽油,推荐日常烹饪或凉拌;花生油、芝麻油应适量点缀;椰子油、棕榈油,避免每天使用,尤其对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族群。

高油素食者的胆固醇与体重问题,与荤食高脂饮食者几乎没差异,若再搭配高碳水,血糖与胰岛素阻抗问题更容易浮现。饮食上若想降油脂摄取量,炒茄子时可先水煮,帮助油吸附量大幅下降,或是豆制品选清蒸或卤、火锅选清汤底,例如番茄汤、菌菇汤、少用“高油量的二次加工”,避免炸后再涂酱汁的做法,如糖醋素排骨、宫保素鸡。

标签: 素食 清淡 油脂 炸鸡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