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枣
DA ZAO
性味:甘,温
归经:脾经、胃经
寒热指数:—
组方排名:89
英文名称:Ziziphus jujuba Mill. var. inermis Bunge Rehd.
Fructus Zizyphi Jujubae
Ziziphus jujuba Mill.
Chinese Date, Jujube Date别名:红枣、干枣、白蒲枣、枣、黑枣、良枣、干枣、壶、美枣、刺枣、半官枣、木蜜、干赤枣、胶枣、南枣、枣子
药材来源:本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其根、树皮亦入药,随时可采。
道地药材:河北、四川、山东、河南、欧洲、贵州
生长环境:平原、丘陵
现代中药典籍摘录:中国药典、全国中草药汇编、中药大辞典、中华本草
大枣的传统功效
1. 补中益气
《神农本草经》《名医别录》等古籍均记载大枣“补中益气”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指出其“安中养脾,助十二经”,说明大枣能调节脏腑功能,增强气血运行。《本草纲目》引《素问》“枣为脾之果”,强调其对脾胃的益处,脾胃健则气旺,故能间接补气。大枣通过滋养脾胃、调和阴阳、补充津液等多方面作用,间接增强中气。
2. 安神
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大枣“主大惊”。《本经疏证》分析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中大枣与桂枝、柴胡等药同用,可调和营卫,防止因治疗导致的气血紊乱而出现惊悸。《本草汇言》指出大枣能治疗“惊悸怔忡,健忘恍惚”等心脾两虚之症,其甘润性质可滋补心脾,改善精神状况。
3. 补血养肝
《神农本草经》称大枣“安中养脾,助十二经”;《药品化义》指出“助阴补血,入肝走肾”;《长沙药解》阐述“养血滋肝而熄风”。大枣通过补益脾胃,促进气血生化,从而间接养肝血。
4. 止咳化痰
《日华子本草》明确“润肺心肺,止嗽”。《本草纲目》指出“枣为脾之果”,健脾可减少痰液生成;《本草汇言》记载与陈皮同用可调畅中脘虚滞之痰。
5. 止泻
《注解伤寒论》指出“滋助脾土,以平肾气”“益土而胜水”,说明大枣补益脾胃之气,恢复运化功能,从而止泻。十枣汤即以大枣为主药,体现其益土胜水、控制水泻之功。
6. 活血化瘀
《本草纲目》指出大枣为“脾经血分药”,脾气健运则气血畅通。《药品化义》言其“助阴补血,入肝走肾”,《长沙药解》称其“养血滋肝而熄风”,均说明大枣通过补益肝脾,间接促进气血运行,辅助活血化瘀。
7. 调经
《本草纲目》“枣为脾之果”,脾气健运则气血充足,经血调和。《注解伤寒论》指出大枣“滋助脾土,以平肾气”,《本草汇言》称其“善补阴阳、气血、津液”,均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月经不调。《长沙药解》更明确指出大枣通过补脾胃肾三脏,调经脉虚弱而调经。
8. 止汗
《长沙药解》指出大枣“补太阴之精,化阳明之气”,能调和营卫,固表止汗,适用于自汗、盗汗属营卫不和者。
9. 止泻
(同上已述,略)
10. 理气行气
大枣理气和行气功效基于其补益脾胃、滋阴养血等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称其“脾之果”,脾胃健则气机通畅。《本草汇言》记载与陈皮同用可调理中焦气滞,体现其辅助理气作用。
大枣的现代功效
1. 保肝利胆:现代药理表明,大枣含丰富维生素C、黄酮、三萜、多糖等成分,可清除自由基,减轻肝脏氧化损伤,增强解毒能力,促进胆汁分泌,保护肝胆功能。
2. 调节情绪:大枣富含维生素B1、B2、B6及易吸收糖分,可为大脑提供能量,促进神经递质合成,稳定情绪,缓解焦虑、烦躁。
3. 改善睡眠:大枣通过补心脾、养血安神,调节神经系统,减轻焦虑,改善睡眠质量;睡前食用或泡水饮用有良效。
4. 护肤美容: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合成,胡萝卜素抗氧化、抑制黑色素,铁元素改善贫血,使肤色红润、肌肤弹性增强。
5. 改善消化系统: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,缓解便秘;维生素C刺激胃液分泌,增强消化能力,健脾养胃。
6. 预防心血管疾病:抗氧化成分清除自由基,抑制脂质氧化;钾、镁、钙调节血压;膳食纤维降低血液胆固醇,减少动脉硬化风险。
7. 抗氧化:富含维生素C、E、β-胡萝卜素等,清除自由基,延缓细胞衰老,降低慢性疾病风险。
8. 提升免疫力:维生素C促进免疫细胞生成,多糖和微量元素增强免疫调节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。
9. 抗炎:多糖、黄酮、维生素C等成分抑制炎症因子释放,减轻炎症反应,对关节炎、哮喘等慢性炎症有改善作用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–15克;或泡水、炖汤。去核后使用。
炮制与品种
- 红枣:鲜枣晒干,常用于入药。
- 黑枣:低温烘焙,果皮色深,常用于炖汤。
- 南枣:浙江义乌特产,经多道工序制成,品质佳。
- 蜜枣:加糖、蜂蜜煮后烘干,用于蜜饯。
- 和田大枣:果大、肉厚、皮薄核小,主产新疆。
注意事项
湿痰、积滞、龋齿、虫病患者慎用;心下痞满、中满呕吐者忌用;小儿疳积、痰热及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用量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